劉彥成 Yen-Cheng Liu

  • 2022/10/24-11/13  舞蹈影像作品《匿名者二號》進行線上放映。
  • 2022/5/20-5/22  編舞作品《一千零一夜》於水源劇場首演。
  • 2022/2/16-2/18  受「台灣燈會在高雄」邀請,合作社x大身體製造演出《極樂》。
  • 2021/11/27  參與衛武營馬戲平台,創作演出《悲劇的扮家家酒於衛武營、大身體製造YouTube頻道上播映。
  • 2021/ 9/4  受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亞當計畫」之邀,發展實體混合數位作品《綠洲未定論》,於臺北試演場呈現。
  • 2021/4/14  《A PIECE OF CAKE》長庚大學「春日藝術節」推廣演出。
  • 2020/12/14  進行「五國駐地交流計畫」成果呈現,透過現場演出及線上直播呈現《匿名者二號》。以結合參與式劇場與預錄影像的混合情境,並以「興奮」為創作起點與建構敘事空間的靈感,回應本計畫的命題。
  • 2020年9-12月  參加Aerowaves、台灣衛武營、義大利Bassano del Grappa表演藝術中心、法國馬恩河谷編舞中心、日本捷森基金會、香港西九文化區合作舉辦之「五國駐地交流計畫」,與來自其他四國的藝術家透過線上交流,探討新的舞蹈實踐以及藝術上社交上新的連結形式。
  • 2020/11/7  作品《A Piece of Cake》獲「2020臺灣舞蹈平台」邀請,改製成單面舞台版本於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之戲劇院演出。

1986年生於南投。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畢業。「大身體製造」藝術總監。

作品經常關注人活著並且存在的主題。作品精神是「人活著就有身體,有身體就有動作。」創作方法回歸到身體運動的本質與起源,探索身體的可能性,與身體知覺的覺醒。透過從日常中挖掘動作,除了身體之外也利用更多的不同媒材,如物件、視覺、聲音元素等,共同創造作品,在現實中創造幻想;在幻想中創造現實。

二度獲羅曼菲舞蹈獎助金,並曾入選雲門舞集「創計畫」、國家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短期駐館藝術家」、2019年 Asian Performing Arts Farm實驗室,2020年參與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與Aerowaves合作的「五國駐地交流計畫」,持續進行創作及實驗計劃;2013年曾以作品《無處》獲北京國際芭蕾舞暨編舞比賽評審特別獎;作品《再見吧!!兔子》開啟包括法國、西班牙、德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國巡迴演出,在外亞維儂藝術節、杜塞朵夫舞蹈博覽會引發關注,並獲得世安美學獎表演藝術類肯定。

主要編創作品:《一千零一夜》、《匿名者二號》、《A PIECE OF CAKE》、《垃圾》、《怪獸》、《下面》、《最高的地方-大家都同款》、《一段暫時的混亂》、《再見吧!!兔子》等。

舞蹈影片:匿名者二號  Anonymous No.2

《匿名者二號》原為劉彥成參與2020年「五國駐地交流計畫」的發表,當時呈現方式為現場演出及同步直播。2022年他與共同身為時代青年的影像導演陳祺欣,以當代思潮為據,延續首演精神全新創作,設定影像為主體視角,透過章節式序列聚焦思維、氛圍、身體、物件,濃縮當代社會的現況,讓觀者在腦中翻轉個人對於這世界混亂的理解方式 …more…


一千零一夜  1+1000 Nights

這是一千零一夜,這不是天方夜譚。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以連環、堆疊的形式敘事。劉彥成的一千零一夜從此類故事體的多重層次出發,來探詢真實之中的層次,窺見殘酷現實中的浪漫想像…more…


悲劇的扮家家酒—沒有犧牲沒有勝利  Imaginary tragedy – no sacrifice, no victory

悲劇已死,悲劇萬歲。
我們來玩一場遊戲,一場關於悲傷的悲劇的遊戲。
將苦難或死亡神聖化,為了可能成為重要的一個角色,為了獲得悲劇主角的頭銜,感到血脈噴張。雖然難逃一死,但遺留下來的精神是不朽的堅不可破的。
最後的最後,我們不會為它哀悼。
當今人們在數位的洪流裡,遊走在虛擬與現實之間,產生了一種能理解卻無法體會的感受;疏離感。看似遙遠的革命、戰爭、苦難、疾病⋯⋯顯得更為不真實。《悲劇的扮家家酒》以辦家家酒為形式重新建構悲劇,重新交織當下與不在當下。
Credit
創作:劉彥成  |  表演:鄒瑩霖、王筑樺、劉語凡  |  技術統籌:曾睿琁  |  影像設計:黃偉軒
發表平台:2021衛武營馬戲平台,2021年11月27日於衛武營YouTube頻道播出


A PIECE OF CAKE

一男一女,在詼諧的姿態與嚴肅的步伐之間,淺淺道出心頭隱晦無形的沉重。創作者、演出者、技術人員一眾,接連穿梭在演出空間中,以「仿若一塊蛋糕」的悠然態度,輕輕挑動藏在當代生活裡的焦躁與不安 …more…


垃圾  The End of Journey

有形的耗廢稱之為垃圾,無形的耗廢則稱之為犧牲。當物件、動物或人類變成無用的「垃圾」時,卻又不見得是終點。萬物終會消逝。那意義究竟到底是什麼?其實撇除那些意義時,可能才真正會覺得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more…


怪獸  Monster

作為一個存在的生命個體的這個我,有軀殼、有內容還有一些無法說明之處。 我追著自己,靜止不動、原地踏步、來回踱步、橫衝直撞。靜止不動或踏步,我追著自己,還會來回踱步然後橫衝直撞 …more…


再見吧!!兔子  Tschüss!! Bunny

「揮別這個的自己,迎接那個我。」這個已經隨著時間過去的自己,面對自己不斷的死去,到底選擇的是接受那永不來臨的下一秒還是選擇持續與永不停止往前的下一秒對抗?衝突只是衝突嗎?又或者是另一種維持連結的表象? …more…